2020年以來,全球經濟金融形勢發(fā)生劇烈變化,匯率、利率、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。受此影響,越來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開展套期保值業(yè)務,利用期貨市場管理風險。
這一趨勢下,A股市場卻頻繁出現“怪象”:因套期保值,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時點,暴露出數額特別巨大的“期貨浮動盈虧”。消息經一些媒體放大,“沖擊”投資者情緒,引發(fā)股票價格大幅波動。套期保值信息披露也一度成為交易所高頻問詢的焦點。
本是企業(yè)風險管理的常用工具,以平抑波動為目的的套期保值交易,緣何成為股價波動的“推手”?這又將對期貨市場產生哪些影響?
事實上,套期保值是一種“期現結合”的交易策略,期貨、現貨兩個市場頭寸,遵循“數量相等、方向相反”的原則。套期保值效果如何,要期貨、現貨“兩筆賬”結合看。期貨頭寸的虧損或盈利,對應的是現貨頭寸的盈利或虧損,兩者存在對沖關系。
在A股市場,受多方面因素影響,絕大部分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時,只提套期保值期貨端的“浮動盈虧”,對現貨端因套期保值所產生的“浮動盈虧”避而不談,扭曲了套期保值通過兩個市場軋差結算、鎖定風險的基本功能。
這類“被套期項目”信息披露的缺失,助長了個別上市公司的投機風氣,有的期貨持倉方向與現貨相同,有的期貨交易品種甚至與主營業(yè)務無關,事后將投機損益冠以“套期保值”名義,就可混淆視聽。
而部分真實進行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,也因缺少“被套期項目”信息披露,導致投資者無法全面了解企業(yè)的真實風險和收益水平,難以預期套期保值后企業(yè)經營利潤和其他綜合收益,遑論做出客觀投資判斷。期貨端單邊數額特別巨大的“浮動盈虧”,造成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盈利預期的極端變化,反而引發(fā)非理性交易行為。
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證券市場健康發(fā)展的重要保證,也是投資者做出合理投資決策的基本依據。上市公司套期保值信息披露不完整,不僅嚴重影響了投資者利益,增加了上市公司風險管理所面臨的輿論壓力,也會對期貨市場的社會形象產生負面影響。
近年來,國內期貨市場承受住全球疫情、“負油價”、流動性寬松等外部因素的沖擊,保持了平穩(wěn)、高質量運行。市場套期保值功能的有效發(fā)揮,有力支持了實體企業(yè)復工復產。如今,期貨市場迫切需要凝聚全社會合力,在服務實體經濟、服務國家戰(zhàn)略方面發(fā)揮更加重要的作用。上市公司套期保值信息披露的不完整,容易在廣大股民心中形成錯誤認知,丑化甚至妖魔化套期保值的功能作用。
當前,進一步規(guī)范和加強“被套期項目”信息披露,提高上市公司套期保值信息披露質量已成當務之急。
首先,要從制度層面,進一步完善套期會計準則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,盡快根治“被套期項目”信息披露缺失的頑疾,促進上市公司完整披露套期保值信息,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。
其次,要鼓勵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更多套期保值信息,引導其通過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式,真實、準確、完整、及時地進行套期保值信息披露。如增加風險管理理念、套期目的、套期策略、工具選擇、套期比率等基本信息披露,主動展示自身風險管理能力和水平,謀求社會認同,獲得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再次,期貨經營機構要充分發(fā)揮市場中介功能,提升服務質量,創(chuàng)新服務產品,加強與上市公司的深度合作,幫助上市公司充分認識和運用好期貨工具,樹立科學的套期保值理念,不斷提高風險管理水平,促進上市公司在服務加快構建新發(fā)展格局和經濟高質量發(fā)展中,發(fā)揮好排頭兵作用。
最后,新聞媒體在傳播資本市場信息時,不能只為“博眼球”“蹭流量”,要將精力放在新聞內容質量上,把資本市場專業(yè)知識“講清楚”“說明白”。
期貨日報網聲明:任何單位和個人,凡在互聯網上以商業(yè)目的傳播《期貨日報》社有限公司所屬系列媒體相關內容的,必須事先獲得《期貨日報》社有限公司書面授權,方可使用。
掃描二維碼添加《期貨日報》官方微信公眾號(qhrb168)。提供市場新聞、品種知識干貨、高手故事及實盤經驗分享……每日發(fā)布,全年不休。
關于我們| 廣告服務| 發(fā)行業(yè)務| 聯系我們| 版權聲明| 合作伙伴| 網站地圖
本網站提供之資料或信息,僅供投資者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
豫公網安備 41010702002005號, 豫ICP備13022189號-1
《期貨日報》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, Copyright ? www.pmvb.cn All Rights Reserved 。